王乃栋 王乃栋,又名乃东,男,汉族,1946年4月生于上海。祖籍福建南安。1986年新疆大学文博专业毕业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,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委员,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石河子分校副校长,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书画鉴定专业客座教授。著有《中国书法墨迹鉴定图典》等一批书画鉴定专著。 1966年从上海支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,1992年移居广东深圳。书法以行草和甲骨文为主,独创写意甲骨文书法,1990年香港杂志《收藏天地》第11期曾专题介绍。1993年3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览,二幅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。曾参与编写《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),发起举办中国新书法大展(1988年桂林)。有书学论文多篇发表于《书法研究)、《故宫博物院院刊》及入选全国、国际书学理论会交流。出版有个人书法集《王乃栋书法集》、《写意甲骨文》、《写意甲骨文书法》及专著《丝绸之路与中国书法艺术——西域书法史纲》、《书法题款艺术图解》。少年时代即孜孜于书法篆刻,学书从唐楷入手复习“二王”及王铎、傅山诸家行草,后喜《石门铭》、《石门颂》及《散氏盘》等。近年以行、草、篆、隶笔法书甲骨,行笔自如,气势纵横,别有意趣。篆刻多仿先秦古玺格局。1983年起作品入选“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览”及在南京、安阳、襄樊、福州等地举办的多种书法展览,获“首届百事可乐海内外中青年书画金杯大奖赛”优胜奖,撰有《谈书法艺术的形象性与抽象性》、《康里子山的族属及其书法艺术的探讨》、《书法史中的康居、康里人》、《古丝道上的书法家对书法史的影响》、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章草书体的发展》、《笔势太极谈》、《当代书风新变的必然与偶然——书艺演变规律探》等。书法以甲骨见长,致力于理论研究,作品入选“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览”等,论文入选“全国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辩会”,并在《书法研究》发表;王乃栋书《写意甲骨文》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。 作品展示 以上资料均来源于网络,我们不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。请大家仔细甄别,如有出入请联系我们纠正。 方志勇 方志勇,任香港书法家协会主席,九十年代初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能得名师指授,打下坚实基础,固然重要,但后天的专注努力和谦虚学习是决定一个书家水平的重要因素。方志勇于1981年来港定居,这可被视为其书艺发展的第二阶段,他有系统地遍临历代碑刻和法帖,继续深挖传统和扩阔书风。隶书方面曾潜心研习《石门颂》、《张迁碑》、《曹全碑》、《礼器碑》等经典汉碑,又学习本世纪才大量出土的竹、木简书迹。行草书除一般必习的名帖外,又对个人偏好的祝枝山和王铎下过一番苦工。这种对传统的学习和吸收,20多年从无间断。其书艺的发展,总是稳步地有所提升,而近几年的进步更是特别显著,除了笔力有加外,更重要的是其书法已由“出规入矩、谨严着意”变得“浑朴自然、跌宕有致”。这除了是“天道酬勤”使然,亦在于其“学而能思”。 作品展示 以上资料均来源于网络,我们不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。请大家仔细甄别,如有出入请联系我们纠正。 方斌(广东深圳书协) 方斌,男,1946年生,籍贯普宁,现居深圳,号藏六斋居士,曾用斋号净心斋、两为斋。“九三”学社成员,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,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,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,深圳市港澳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,中国文脉出版社社长,深圳书法家协会顾问,深圳诗词学会副会长,历任深圳市宝安区文联专职副主席,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。出版有散文集《南窗偶记》,书法家《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精品方斌卷》,《两为斋墨迹》,《中华经典翰墨经典》、《藏六斋闲墨》,《藏六斋墨迹等》,2004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。 作品展示 以上资料均来源于网络,我们不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。请大家仔细甄别,如有出入请联系我们纠正。
|